(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周林通讯员张健)从外资行政许可业务日办结到缩短发明专利审批周期,从科学精准监管到包容审慎监管,从品牌兴企到标准促企、质量强企……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稳预期、激活力、促帮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务实管用的举措,全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难点痛点。
截至6月底,全市净增市场主体3.73万户,省定目标完成率78.03%,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9.85万户,为稳住经济和就业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围绕“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外资企业行政许可,该局减环节、减流程、减时限,加快办理速度。今年以来,全市169件外资行政许可业务均实现当日办结。聚焦市场主体创新需求,积极争取中国河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支持,3月份以来,全市22件发明专利仅用50天取得授权,审批周期较过去缩短80%以上。聚焦市场主体降本减负需求,持续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大力清理转供电环节不规范加价行为,为企业“松绑减负”。
围绕“管出公平、管出质量”,严格监管守牢安全底线。坚持科学精准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推进信用监管,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免打扰”。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围绕省局66项轻微违法事项免罚清单,探索“首违轻微不罚”“无心之过免罚”等措施,以行政指导、告诫约谈等梯次监管方式代替行政处罚。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全市市场秩序持续稳定向好。
围绕“服务出效率、服务出实惠”,帮企助企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市场主体技术帮扶需求,围绕全市13个特色产业100家重点产业链企业,在标准制定、认证认可、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方面提供精准帮扶。率先在全省制定出台《重点产业链品牌赋能助力计划》及全市品牌战略发展规划,依托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国家品牌网,遴选100家优势企业,组织专家团队把脉问诊。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注册商标1.03万件,有效注册商标达到14.64万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1.2%,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3件,位列全省第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6件,位列全省第四。坚持标准促企,全市共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84项、行业标准65项、团体标准51项,获得省级企业标准“领跑者”8家。坚持质量强企,帮助37家重点龙头企业建立计量管理体系,制定“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计划,全市共有46家企业省、市政府质量奖。坚持融资助企,用好、用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职能,分产业链、分批次开展商标专利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校企对接活动80多场,全市商标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达3.75亿元,位列全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