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是金融层面发出的最新最有力的信号。今年7月27日,住建部召开了企业座谈会,明确了进一步落实降低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认贷”以及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到目前为止,前面三项工作已经落实,保交楼因为开发企业的资金面还没有获得根本性改善,还需各方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步伐。
房地产市场趋稳向好的势头要巩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关键的当是金融和土地的协同加力。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非只在房地产本身,而是多年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破解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和症结问题,金融信贷、土地供给都到了加大力度来解决的时候了。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再次提出房地产是经济支柱产业,支持居住需求的消费政策此后轮番出台,金融监管部门也明确表态满足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从现实情况来看,融资三条红线、银行配额等措施并没有正式取消,当前银行对放贷给房地产企业依然保守,这种情况还在胶着状态,企业融资难解、银行放贷难解的两难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令局面愈发严峻,进而传导到整个行业面,良好的企业也难免受到波及。金融有关部门此前也表态支持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目前来看,无论是采取“一企一策”,还是“一策多企”,都要加快落地见效。
实事求是地说,房地产政策并不是仅从房地产行业角度出发,而是从更大的角度也就是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虑之。无论是从稳定国家金融、经济形势,还是从稳定GDP的变动来说,房地产行业及其关联的建筑业都是压舱石,建材家电等行业也是经济的平衡器,解决房地产及其整体性问题也要依靠土地市场的因城施策。土地是房地产的一个重要扰动因素,无论是住房供给不足的城市,还是库存过多的地区,都无法单靠住房层面的单一手段去解决,以利为利长期以来是各地在土地财政上的逻辑,具有其历史现实性,但如果不加以审慎,土地市场的外部性会使房地产问题依然难以化解。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八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9.6%,计算出来超过3万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空缺。最近不少城市在土地出让政策中取消了最高限价,重新启用“价高者得”,地方在处理土地财政问题时“相机行事”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商品房库存过多的城市和地区,最应该考虑的是放缓土地供应节奏,并考虑对之前规划用途存在偏差的土地和房产给予转变性质,促进楼市库存去化,否则企业也不敢进入拿地。
从大的方面来看,房地产行业的消费政策环境会越来越好,房地产行业应该坚持以“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大力提供优质的居住空间和居住服务,这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永恒初心。目前,一些品质好的楼盘开盘就被抢购一空的景象,就证明了优秀的品质会赢得市场的真理,在行业大变革和大争的年代,谁重视打磨自己的产品力和服务力,谁就能提升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就能成为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