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创新多元投融资机制见成效

永州1.4亿元社会资本投建高标准农田

华声在线3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严万达 通讯员 艾华国 黄璜)今天,祁阳市潘市镇赤一村、仙人村的44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数台挖掘机和运载车正在加紧施工,工程已接近尾声。项目快速实施,先建后补的投融资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实施主体祁阳凯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先行垫付资金132万元,待项目建成后,政府再给予补贴。

高起点建成高标准农田,每亩需投入3000元以上。如何既不增加财政负担,又加快推进这项工作?永州创新推出“主体自筹、银行贷款、财政补助”的投贷联动模式,采用市场化运作,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政府和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合作等途径,利用企业贷款融资贴息、新增耕地指标收益分配、粮食产能指标收益分配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永州依靠投融资创新改革,引进社会资本1.4亿元,实施“小田改大田”10万余亩。

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是关键。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东安县芦洪市镇西江桥、和平、金润等村,开展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示范工程建设。一方面农户和村集体共同受益,该公司一次性支付3年流转土地租金,农户不仅能收取租金,还能就近就业,平均每个村集体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服务费1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公司也有利可图,除能享受每亩1600元的“先建后补”财政补助和相关项目资金支持外,还可一次性获得新增耕地指标、粮食产能指标收益近1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公司自主经营土地亩均年综合效益可提高300元以上,每亩流转租金可提高150元以上。

小田改大田,推动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冷水滩区伊塘镇庙山村每亩耕作成本降低20%、土地租金溢价30%至50%;同时,采用“水稻+N”生态立体种养新模式,每亩还可增加收益500元以上。宁远县从以前不到30%的机械化率,提升到现在的70%以上,农田抗灾和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