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乡村就业工厂制作假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


【资料图】

“我在巧兰花工厂干了一年多,主要是制作假发,一天能挣100元。”近日,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山泉村三组村民方晓存高兴地说,工厂离家很近,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方晓存所说的巧兰花工厂,全名叫武威市巧兰花手工编织公司,是凉州区近年来推动打造的乡村就业工厂之一。

“公司工作方式灵活,多劳多得,很受广大妇女欢迎,目前已带动200多名妇女就业,其中有20名脱贫家庭妇女。”武威市巧兰花手工编织公司负责人徐桂兰告诉记者,“看到这么多姐妹有活干,能挣钱,真的特别有成就感。”

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凉州区张义镇澄新村,凉州区忠盛源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植、收购、营销胡萝卜和马铃薯为主,流转土地500亩,有效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增收。2019年,合作社被认定为扶贫车间,2021年转型认定为乡村就业工厂,生产旺季用工达100多人,目前有11名脱贫家庭人员在合作社务工。

“今年凉州区人社部门补贴了吸纳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奖补3.3万元。有了好政策,我的发展信心更足了。”合作社负责人宋祯忠说。

近年来,凉州区大力推动乡村就业工厂建设,助力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共转型认定乡村就业工厂37家,吸纳就业5128人;落实乡村就业工厂一次性奖补资金88万元,落实乡村就业工厂吸纳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奖补115.2万元。

乡村就业工厂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凉州人社部门按照‘转型发展一批、支持新建一批、有序退出一批’的原则,推动乡村就业工厂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确保乡村就业工厂吸纳脱贫人口数量稳中有增。”凉州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干部王红雷说,将通过加大政策补助扶持、对接产业发展建设、推进转型升级提升、严格建设标准认定、实行动态管理规范等措施,让乡村就业工厂吸纳更多脱贫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