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奖补政策为中药(蒙药)产业注入强心剂

通讯员 段国栋

在近期举办的内蒙古(通辽)第八届中医药(蒙医药)产业博览会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民政府对通辽地区黄芪、防风、苍术、苦参四个品种的道地药材进行认证发布,为8家企业颁发道地药材认证证书,选定9种优质道地药材重点培育,并对辖区内的药材种植企业、种植合作社、专业大户、生产企业进行奖补。以往,通辽市药材产业奖补都是由各旗(县、区)自行决定,个别旗(县)有奖补;今年由通辽市政府统一实施奖补政策,奖补范围广,内容多,为发展中的通辽中药(蒙药)产业注入了强心剂。

通辽市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肖强介绍,今年出台的《通辽市关于扶持和促进中药(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包括构建中药(蒙药)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构筑中药(蒙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落实土地供应政策、加大资金保障5部分具体内容,其中硬核部分就是对药材种植和加工业进行奖补。

优化药材种植结构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是蒙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蒙医药文化和药材种植使用历史。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天然生长有山地森林药材、草原药材和沙地药材,野生药材有效物质含量高、药效好。通辽市在拥有多种高品质野生中药材(蒙药材)的同时,药材人工种植总面积也在平稳增长,2022年年底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55.8万亩。

肖强介绍,通辽市的药材种植产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全市药材种植品种多达20余种,但种植规模都相对较小,特色药材品种产量较低,在国内药材交易市场上优势不明显。通辽市药材产业正处于成长关键期,需要政府、市场主体多方努力,共同构建中药(蒙药)现代产业体系。为推动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辽市研究制定了系列配套政策,明确了每亩2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助力产业发展。

内蒙古绿药园中药材有限公司是此次道地药材认证企业,也被列为奖补对象。该公司负责人寇文辉介绍,公司种植的防风品种被认定为道地药材,目前种植防风500亩,按每亩200元的补贴,可以得到10万元的补贴款,对于一家种植企业来说,补贴款将解决用工等成本支出,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在构建中药(蒙药)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通辽市突出优势品种,优化中药(蒙药)的种植结构。通辽市根据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发展前景,选定黄芪、甘草、防风、苍术、苦参、桔梗、沙棘、黄芩、北沙参9种优质中药材(蒙药材)作为通辽市特色品种进行重点培育;完善中药材(蒙药材)标准化体系建设,对达到指定要求的标准化示范基地给予资金补助,扶持建立中药材(蒙药材)良种选育繁育技术体系;支持各旗(县、区)根据本地区特色培育壮大中药材(蒙药材)提取、产地趁鲜切制和饮片加工企业,对新建的中药(蒙药)生产或饮片加工企业根据其效益情况给予奖励;对效益达到要求的中药(蒙药)企业给予奖励。

打造特色富民产业

通辽市的一系列中药(蒙药)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把中药(蒙药)产业打造成为通辽的富民产业、特色产业。

周翠萍是通辽市开鲁县先锋村村民,从今年3月开始在家门口的药材基地打工,平时负责药材的种植和田间管理。该药材基地今年栽植防风510亩,全部机械化栽植、标准化管理。“忙时照顾家,闲时打工,目前我一天能挣150元的务工费,一年在家门口打工就能增加3万元的收入。”周翠萍说。

赵国庆是通辽市一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合作社主要开展药材种植、药材种苗种子购销、药材加工等业务,种植品种主要有黄民、防风、桔梗、牛膝等药材。目前康泉药业合作社吸收村民50余人,种植中药材2000多亩,亩效益在5000元左右,合作社采取“种苗繁育+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模式,促进农户增产增收。虽然合作社的黄芪育苗没有被列入奖补范围,但通辽市的中药(蒙药)产业发展政策让赵国庆眼前一亮,增加了产业发展信心。“市场效益好,政府政策好,这是好上加好,我们的干劲更足了。”赵国庆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