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南京市商务局公布了端午节假期南京消费市场情况。据统计,端午假期,南京市商务局监测的155家商贸企业共实现销售(营业)额15.6亿元,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新街口、百家湖商圈客流量达75万人次,日均客流较劳动节假期略有增长,较清明节假期回升22.4%,恢复至去年同期八成水平。

此前,为进一步助力端午节假期消费市场潜力释放,精准聚焦商超、餐饮类高频消费场景,南京市分别于5月20日与5月30日发放了“为宁而来”前两轮助力券。记者从南京市商务局获悉,截至5月29日晚,首轮助力券核销率接近70%,带动销售额超2亿元。而根据银联初步统计数据,第二轮助力券发放前四天,百货、超市、餐饮行业交易金额环比(与5月26日至29日相比)明显提升,分别提高22.0%、175.7%、16.2%。

端午假期,全市商贸流通企业继续积极开展促消费主题活动。苏果超市推出“‘粽’要玩真的”端午放价活动,百余品类五折起售。在栖霞区华润苏果亚东新城购物广场,记者购买了多件打折优惠商品,配合使用“2022南京国际消费节·为宁而来”第二波“100减40”商超助力券,原价200多元的商品到手仅用了118元。夫子庙步行街引入后备厢文化市集,吸引大量本地市民前来游逛,假期日均客流量较五一期间增加85.4%。在新街口商圈,中央商场新街口店推出助力券“加码再送”活动,同时发放第二波5000万元消费券;南京新百中心店联合南京消费发布“狂撒1个亿”,推出花式消费券、满减打折等多重福利;东方福来德举办“‘粽’夏游园会”活动,助力叠加最多可省180元;南京新街口大洋线上派发“200减35”通用券,并推出“50购100”端午专享券活动。据统计,四家企业端午节假期合计实现销售额超亿元,基本持平去年同期水平。

消费市场的火爆也体现在餐饮行业。除了消费节统一发放的餐饮助力券,大小餐饮企业也纷纷推出团购、发券、打折等让利优惠,带动人气回归。6月3日晚9点,记者来到南京新街口一家网红麻辣烫店时发现,虽已过了用餐高峰期,但前方仍有超过30桌顾客在等位。店员告诉记者,近期随着疫情趋缓,南京高校陆续解封,加之不少外地游客趁着端午假期来宁游玩,餐饮行业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报复性消费”。此外,节日餐饮市场消费也突出了端午传统民俗特色。老南京人端午习俗必吃的烤鸭、龙虾、苋菜等“五红”菜销售火爆。各大餐饮企业也推出以端午为主题的“亲情宴”“阖家宴”,以及不同价位的节日礼盒,并通过线上点餐、线下配送、团购折扣等方式扩大销售额。据统计,全市重点监测的60家餐饮企业在假期合计实现营业额2688万元,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在假期更多地选择市内和周边微度假,商业、文旅、体育多种消费方式更深层次融合。玄武湖景区菱洲乐园推出“年卡会员三周年生日会”“乐在其粽DIY”“端午音乐会”等活动,并正式开放水乐园。乐园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假期三天景区共吸引10000人次游客入园游玩,比去年端午同期增长约15%。此外,南京市还推出多场夜间文旅活动。

南京市商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南京市还将陆续推出节庆、演出、露营、市集、景区开放日等近百场各具特色的夜间文旅活动,通过“文化+旅游+商业”模式,整合文艺演出、文旅互动体验产品、文创产品集市,着力打造文商旅融合的夜间消费业态。(见习记者 周凯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