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安排城市更新建设攻坚项目1225个,上半年计划建设项目862个;前7个月已建设项目1080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资料图)
城市更新全面提速 民生工程直抵人心
在焕然一新的青岛老城区里,有啤酒飘香,有文化根脉,有醉人的烟火气;在热火朝天的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现场,机械饱和式投入,建设者鏖战酷暑,建设进度“一天一个样”;在破局起势的低效片区内,不断腾出新空间、重塑产业链,每一寸被“唤醒”的土地都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
眼下,比气温更热的,是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热潮涌动。分布在各大领域的一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发展工程,都在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奋进之势,向前冲刺,各个领域已然取得了诸多让人欣喜的成果。
来自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安排攻坚项目1225个,上半年计划建设项目862个,1-7月份建设项目1080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亮眼数字的背后是政府、企业、市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也折射出这座城市肉眼可见的进化与蝶变。
航拍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工程。刘栋 摄
一批“民生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以路为媒,乘势而上。乘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东风,一张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青岛大地上不断变为现实。
前不久,重庆路快速路工程、山东路-鞍山路立交工程、五四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唐山路(环湾路-重庆路段)工程、唐山路(重庆路-天水路段)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公众进行公示,意味着这些民生工程建设进度被提上日程。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今年交通运输部多次通过会议强调,积极扩大交通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通过三年攻坚行动,青岛正是在谋篇布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聚力增强城市承载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保障能力。
着眼当下,放眼未来。青岛都市区规划形成“环湾辐射、七横九纵多连”的高快速路网格局,规划都市区高快速路接近1000公里,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一体化衔接,实现主城、辅城、新城及重大交通枢纽之间的快速联系,进一步拉大城市的发展框架。时下,胶州湾第二隧道、杭鞍高架二期、辽阳路快速路、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海尔路-银川路立交等在内的一批民生工程正在加速建设。
与此同时,我市轨道交通也在如火如荼推进。如今,青岛地铁三期规划线路已全部开工,从获批到全部开工仅用9个月时间,再次创造了青岛地铁建设新速度。加上正在建设的一期、二期4条线路,青岛在建地铁线路达到了11条、219公里——在过往10余年,这样的地铁建设规模和在建线路密度前所未有。
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如今城市更新建设之所以牵动人心,便是因为其推动解决的都是心系人民福祉的民心工程。青岛市以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公园城市建设、停车场建设等多项民心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细致入微,直抵人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这几天,家住市南区沛县路15号的居民靳平喜经常在小区里走走看看。作为一名在此居住了30多年的老居民,他时刻关注着老旧小区改造的进度,“以前小区内单位比较多,很多事儿都是‘各扫门前雪’,借着这次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政府统一对小区更新改造,把老百姓心里想的事都干了,我们每天都盼望着老房子的新面貌!”
作为三年攻坚行动的重要领域之一,当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在我市广泛而深入地推进。记者从市旧城旧村改造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今年我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318个,惠及居民9.2万户。目前31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于上半年全部开工,首批12个项目已完工,我市开工户数及改造标准位居全省第一。
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目前,全市60个山头公园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已完工29个,预计年底前将全部完成整治。从高空俯瞰青岛,山头公园犹如一粒粒珍珠,星罗棋布在城市的坐标中,串联起厚重的生态底色,也成为青岛市民的“情之所寄”。
与此同时,面对城市停车难这一系统而复杂的社会问题,今年我市不断打破空间思维,多点开花,“上天入地、见缝插针”,创造停车新空间。此外还充分运用共享思维解决停车难题,全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设施错时开放共享,盘活既有停车设施资源。今年全市重点推进64个停车设施建设项目,截至目前62个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完工13个项目,新增泊位4500个。还完成了186个商场、酒店、写字楼等经营性停车场开放共享,有效增加停车设施供给,缓解了停车供需矛盾。
释放更多城市活力的“发展工程”
众所周知,城市更新建设不仅是为了有效解决一些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要通过重点低效片区和园区的升级改造,为产业升级提供空间载体,充分激发城市再生活力。因此,它既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还是一项发展工程。
作为三年攻坚行动中的“八大行动”之一,青岛确定了李沧区北客站及周边区域、楼山区域、西海岸新区王台老工业区、株洲路两侧区域、崂山区张村河两岸区域等10个重点低效片区(园区),以点带面带动全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引导城市发展提质转变,为城市注入新动能、导入新业态、焕发新活力。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张,当一座城市的建设用地要完成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挖潜”的转变时,低效用地再开发再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盘活低效用地不是一味地把产业,特别是工业往外迁,而是要努力保留一些创新空间、创意空间,这不仅仅是在面积上,还要结合一些产业的特点,‘上天入地’要空间,比如一些创新产业,完全可以在一些高层的楼房上进行,或者说一些都市工业,有些是可以上楼的,以此来保障产业发展的空间。”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理事长宋军说。
据悉,三年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重点低效片区在建项目已有159个,其中新建64个,续建95个,已盘活低效用地1.47万亩,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在推进过程中,不少低效片区(园区)已经开始逐渐“破题”——西海岸新区王台老工业区通过盘活改造,已从“纺织机械名镇”升级为“芯屏产业新城”;老四方工业区将在老厂房上落成产业孵化和智能制造中心,打造一个百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区……
城市更新建设事关城市未来。通过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青岛,未来发展将迸发出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