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膏粱系万家,柴米油盐关民生。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它是衡量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标尺,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感与获得感的重要保障。
(相关资料图)
今年来,张家界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紧扣旅游城市市情,推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守护了亿万游客“舌尖上的安全”,连续7年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食品安全工作位居全省先进行列。
坚持高位推动
压实党政责任
享受美好生活,安全是基础。
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米袋子”“菜篮子”“饭桌子”,看似琐碎的小事,却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对此,张家界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落实党政同责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书记、市长双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由市委常委或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责任清单。推动市、县、乡三级食安委主任均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同时担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
同时,张家界市建立《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进一步压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责任,开展多次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专题调研,召开党委常委会、创建专题会、食安委全体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协调各方重视和支持食品安全工作,形成了“党政同责、上下统筹”的创建工作格局。
把握总体要求
抓好重点工作
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张家界市明责任、建机制、强监管、提水平,注重健全完善食品安全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增强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全面强化部门协同。将食安创建同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社区“三联四建”等工作同部署、同调度、同推进。明确2171名驻村第一书记及队员、2238名社区“创文”队员、520名党建指导员与1028名村食安协管员一道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共同构筑食安风险防线。
筑牢共治基础阵地。4394个党支部全面开展“党建+食品安全”活动,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建立“食安张家界”视频号和食安谣言治理智能化平台“舆情通”系统,成立食品安全谣言治理团队和食品安全网评志愿者队伍,掌握食安信息发布和谣言治理“主动权”。
着力推动全民参与。利用屋场会、主题党日、“敲门行动”和短视频、微信公众号、村村响、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印发食安创建市民读本100多万册,实现一户一册。开展“直播查餐厅”“食安张家界 你我共守护”大型云直播和“食品安全短视频大赛”活动,吸引1000多万网民关注、点赞与评论。召开农村“屋场会”3028次,在乡村一线科普食品安全知识。
全力督导主体达标。对2218家明查样本单位实行“五包一”责任制,逐一明确由1名区县领导、1名部门负责人、1名监管人员、1名乡镇干部、1名村干部组成工作专班包干负责,对1万余家暗访对象实行分片包保,对照创建标准反复上门检查指导,推动市场主体规范达标。
持续开展执法整治。开展“守底线 查隐患 保安全”等专项行动,全面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扎实推进“行刑衔接”,近三年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2000多件、涉刑案件25件,对一批涉案者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019年成功侦破“陈某等非法添加西药成分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捣毁窝点16个,案值过亿元。
结合市情特点
创新完善机制
作为旅游城市,张家界市以成果转化为途径,借助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食品安全由点到面的整体提升,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实现了创新发展。
创新推进“两个责任”机制。将13704家市场主体划分为A、B、C、D四级,由市、县、乡、村四级共5500名干部分别包保,实现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全覆盖。包保干部督促每家主体明确食品安全员、146家企业明确食品安全总监,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全面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该市成为全国11个落实“两个责任”机制试点城市之一,并在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上介绍了工作经验。
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范围和市委常态化巡察内容。修订出台《张家界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区县党委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平安建设考核范围,全程接受人大、政协民主监督,考核和评议结果作为区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重要内容。
创新推出“行刑衔接机制”。出台《张家界市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行刑衔接提前介入机制》,具体做到“四介入”,即明确介入范围、规范介入形式、转化介入成果、风险治理介入。截至目前,通过提前介入,涉刑移送立案率达到100%,检察机关办理的食品安全审查逮捕案件及一审公诉案件,撤回起诉案件数量、捕后无罪和判处无罪案件数量均为零,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佘高锋 高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