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具有两面性,如何将有利一面最大化,尽量缩小弊端影响,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是人类创新的最终目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施行后将有效遏制“大数据杀熟”、时间黑洞、信息茧房和信息泄露等算法推荐技术衍生的问题,将算法推荐关进制度的笼子。
很多人都会发现,当打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仿佛陷入时间“黑洞”,让人沉迷,其实那是算法在推荐你想看的;当打开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全是熟悉的同类商品,因为那是算法统计你需要的产品;当打开自媒体平台,全是深得你心的信息推送,因为那是算法精准了解了你的兴趣关注……算法推荐技术通过抓取用户日常的使用数据,描摹用户画像,分析用户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而精准化地提供信息、娱乐、消费等各类服务。
在大数据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似选择很多,但仔细一想,我们是否都是被支配式选择?当同类型相似的信息大量地涌入你的生活中,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桎梏于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单一视角地看世界,缺少多元化视角,导致思维固化。
为破除“茧房”,《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干预信息呈现;不得利用算法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缓解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的现象;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保障公众公平交易的权利,告别“大数据杀熟”。
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绝不能成为“绑架”人的工具。我们相信,《规定》的推出,将营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我们期待,“算法之治”能够持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数字权益”,稳步推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