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仙境张家界,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在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暨文化旅游推介会的讲话热情洋溢,第一句“‘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是旅行家徐霞客不计朝暮之久、不计山海之远的旅行志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苍梧,你在山海哪一方
《周书》记周成王举行诸侯大会,各方国进献贡物有长沙鳖、仓吾翡翠。长沙鳖为古生物斑鳖,仓吾翡翠即苍梧国的美丽鸟儿,这是已知“苍梧”的较早记录。到《山海经》和《史记》,指出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就是说九嶷山、今永州属于苍梧国的边鄙之地,那么苍梧国都或苍梧郡治究竟在哪?
2002年,省考古研究所发掘湘西龙山县“里耶秦简”,其中14-177号残简记有“苍梧郴县”的重要政区。《战国策·楚策》记“楚,天下强国也,南有洞庭、苍梧。”《后汉书》具体到“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这说明战国早中期楚军在南岭一带征服百越后,以衡山为界,在湖湘南北设洞庭、苍梧两郡时置郴县;并承续苍梧国都原址以郴县为苍梧郡治,乃是南岭地域第一县。秦始皇灭楚国后,保留“苍梧郴县”一段时间,以利统治南岭、湘水上游,后废苍梧、洞庭两郡,置长沙郡,辖郴县。
独树一“字”,耸立南岭
由于秦始皇焚书及义帝迁都郴县遭项羽弑害,造成苍梧、郴县史料毁失,使得扼五岭南北通道的湘南郴州,那卓然英挺的“郴”字,长期成为一个谜题。
而“郴”字的形体结构造型别致,诠释了一个汉字一座城、一个汉字一部史的魅力。例如秦末楚汉相争,汉王刘邦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建立汉朝,增设郡国,首个即以郴县为治所的桂阳郡。为何不继续叫“苍梧”呢?因为汉王朝发现郴县在战国还是药桂产地,医药书记“桂生桂阳”。他们喜爱桂的颜色香气药理作用,“桂赤色,汉家象”,所以置桂阳郡、郴县为治,“郴”字愈显重要。汉武帝时,将苍梧郡重设于岭南。
说文解字,郴韵无穷
古文字,其象形笔画描摹事物形状的同时,记录蕴藏了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析“郴”字“从邑,林声。”对“邑”释为“邑,国也。”《说文解字注》注明“古,国邑通称。”可知,“郴”在桂阳郡、苍梧郡之前是一个古方国,读音至东汉都为“林”。方国“林”的根又扎在历史哪一个端点呢?
战国名著《韩非子》古本“和氏”开篇,即说“春秋林人卞和,得璞于荆山,奉献楚厉王……”,南宋地理志《舆地纪胜》佐证“在湖广郴州永兴县荆山观傍有玉洞,世传卞和取玉之地。”这块取自古郴之鄙(永兴县)玉洞的璞玉,经楚王宫玉匠精心雕凿,成了传国玉玺。按春秋楚庄王吞并一国便改为一县的做法,南岭方国林就成了春秋楚国之林县,故“林人”卞和得到宝石要献于楚王,历代围绕它的争夺十分离奇。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谭其骧院士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在战国“楚越图”中,将“方林”标示于南岭郴州。再看《汉书》记载当时全国唯一的“金官”,设于桂阳郡;这揭示了上古郴州就具备华夏矿物晶体之都、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的资质。
1995年河南新蔡葛陵出土一批战国楚简,其中平夜君成墓的竹简,出现一个上从“草”、下从“廪”组成的字,专家考据就是那时的“郴”字,该字与1987年湖北荆门出土的包山楚简150号一字相同,系“郴”通假字,即“郴”字前身“菻”。湖北荆门楚墓葬时间在公元前381年左右,它提醒我们“郴”地行政区划历史应由公元前221年,至少向前推进160余载;它是战国楚国苍梧郡县,这在公元前385年至前381年,迄今2400余年;“菻”是一种药,即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药物学家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一种植物。由于春秋战国采集、外运多,需要盖仓廪储存,所以写成上从“草”下从“廪”的字,秦代规范为“郴”。通过考古成果,从文物角度来发掘“郴”的人文意义,非常必要,因文物是各历史时期遗存的物质载体,可坐实指明所稽考事物的历史、地理、文化、科技、经济诸性质。
郴字读音“林”在中古转为“青”,湘南方言的“青”无后鼻音,现一些地方仍叫郴州为“青究”,即保留的古音。“郴”的今音在南北朝首次改桂阳郡为郴州时定音。
神农作耒,郴夭助力
“郴”字来源,除了其自然、地理、药物特征外,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名因素;传说神农炎帝作耒于郴,其助手郴夭出力甚多,神农炎帝就将南岭一带封予郴夭管理,故这里就叫“郴”。
《汉书》记“郴,耒山耒水所出”,清乾隆年历史学者王万澍根据前人史考和自己研究撰写的《衡湘稽古》,记神农炎帝与臣工“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两相契合;说明这个中华民族史的重大事件并非虚妄无稽。郴夭作为神农炎帝的助手,《通志·氏族略二》有注“郴,芈姓”,可予旁证。芈姓,《辞海》释为“春秋时楚国祖先的族姓。《史记·楚世家》“芈姓,楚其后也。”《国语·郑语》注“融(祝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祝融,《山海经》记为神农炎帝的重孙,也被尊为炎帝。据此可知,郴夭后代与炎帝祝融同期,都是楚国的芈姓始祖。
《衡湘稽古》稽考“郴夭作扶耒之乐以荐犁耒”一节:神农炎帝 “乃命郴夭,作扶耒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犁耒。《衡湘传闻》曰:郴夭者,郴人也,因赤制作耒耜于郴,夭乃为扶耒之乐以献于帝……”。这可理解为:南方部落联盟首领神农炎帝,发明了世界上最初的农耕工具耒、耒耜,命臣工制造。南岭部落首领郴夭专为创作音乐演唱方式,向人们推广农具与农耕技术。“制丰年之咏”则说明农具推广开后,获得了丰收,郴夭又创制韵语,用演讲方式让人们传诵、欢庆,进一步推介使用工具和农耕生产方式的益处,故炎帝陵筑有咏丰台。郴夭作为神农教民耕种的主要助手,与其共同开创了农耕文化,是参与发明并普及农具者之一,是首个农耕技术的推广者,也是创作祭祀音乐、韵语的音乐家,还能绘制神农的画像。这样的能人,应是南岭的“郴”氏族首领,也是上古中国最早进入原始农业社会的部落联盟的大祭司。
由神农与郴夭共同开创的南岭绿色耒菻文化,系炎黄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人类里程碑式的发展一页。
纵观湖湘,除了仙境张家界、秘境湘西,还有个神奇之境郴州……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郴州市义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式成口述 李秉钧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