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记者 王露橦通讯员王冬雪 孙荣华
8月15日,天还没亮,临西县尖冢镇龙潭村村民卢世玉就收到“百姓议事厅”微信群信息:“半小时后收金银花,集合点在金银花烤房。”算着时间,她手脚麻利地收拾农具,前往集合点。
卢世玉说,村里这两年金银花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采摘需要人手,让她这样的留守妇女有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今年以来,龙潭村吸纳全村60多名留守妇女组成采摘队伍,在“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公布每天最适宜花苞采摘的时间段,采摘工资大约在每公斤8~9元,平均每人可以收入80~120元,挣钱、顾家两不误。
龙潭村曾有金银花种植基础,亩均收益可观,但面积太小,不成气候。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与基础设施建设急需资金的现状,龙潭村党支部书记、“百姓议事厅”群主王广霄多次召集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开会商议,寻求出路。
“政策给力,县委组织部给村里拨付了扶持壮大村集体专项资金。目前,全村金银花、菊花从村集体种植80亩,带动村民种植已经发展到近400亩。”王广霄介绍,今年以来,仅凭金银花种植一项,村集体就增收24万元,改变了以往村集体没有收入的状态。
如何用好村集体收入,让大伙儿的日子蒸蒸日上?龙潭村发挥“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平台作用,瞄准大伙儿急难愁盼的问题,致力把钱花在刀刃上。
“百姓议事厅”里听民声——“前两天下大雨,把我家西边的排水管道冲坏了”“污水没处排,招来好多蝇子”“村街要多种点花草树木”“啥时候村里有个大点的广场”……
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能力、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百姓议事厅”外,王广霄带头,把“小事”当成大事办,使大伙儿的愿望陆续实现。不久前,龙潭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市级文明村。
“随着一件件民心实事的解决,我明显感到大伙儿对村庄发展的参与感、自豪感越来越强,对我们的工作也给予了更多理解和支持。”王广霄说。龙潭村是南拳北腿之“潭腿”发源地。今年,村里计划对潭腿祖庭龙潭寺遗址进行恢复重建,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东风,发展特色文旅产业。眼下,工程涉及的20户村民住房拆迁征求意见工作顺利推进,回迁楼建设如火如荼。
在开发“潭腿文化小镇一日游”项目上,大家集思广益,计划发展休闲民宿、特色餐饮、观光采摘、康养等业态。